盾朗logo图片
南京画册设计 | 南京样本设计 | 南京宣传册设计 | 南京包装设计 | 宣传片视频制作 | 南京台历制作
咨询热线:025-85367442     13276687223(微信)
图形化转场与动画变形技术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画面中完整的、闭合的、有意义的部分通常被看作“图”,而反之则会被认作是“底”。当图与底的对比越明显时,对视知觉对象的判断会更加集中和准确;而当图与底的对比较薄弱时,人的视线往往会在画面中反复流动去识别、分辨其中的图底关系。不难看出,这种变形带有某种说教功能与象征意味。通过变形手法在物与物之间建立虚拟的联系,并试图对某个理念进行图解的思维方式是彻底的图形思维而非传统电影表达方式:相较传统影视作品,动态图形设计中的转场更注重其中的象征意味,因而符号化、图形化的转场被频繁使用。正负形作为一种图形组构方式,本身即具有双关性的象征色彩,因而被运用于图形化转场是一种必然。 正负形的图形组构方式正是利用了这种视觉的不确定性。平面设计中的正负形往往具有共时性,即在同一画面中同时出现具有积极意义的正形(图)和负形(底),图底转换要通过观者主动的视线流动来实现,正负形的双关含义在这种视线流动中凸显。 原本用于结构空间的正负形,一旦被运用于转场,便具有了时间属性。如果说平面设计中正负形的图底转换是观者主动求索的一场视觉博弈,那么动态图形设计作品中的正负形转场则更像是由创作者所主导的一场视觉游戏:因为正形与负形往往不会以一种旗鼓相当的姿态同时出现在画面里,图底转换的过程往往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勾起观者的兴趣。 自动态图形设计诞生以来,它与动画等影视艺术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单就转场形式来看,一方面包括匹配剪辑转场、技巧性转场、运动镜头转场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常见电影转场方式均被动态图形设计作品所沿用;另一方面,逐步发展的动画变形技术打破了物的客观规律,在物与物之间建立起虚拟的联系,并将它们从摄像机当中释放出来:这些都为在动态图形设计中以图形化、符号化的方式而非单纯叙事性的考虑来处理转场提供了条件。动态图形设计是将传统的平面设计语言与影视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传播体系:它是一种动态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一种符号化、图形化的影视艺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态图形设计兼具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所强调的传达性和影视艺术所强调的叙事性。在本文所研究的“正负形转场”中,正负形的概念源于图形语汇,而转场则属于影视艺术的范畴。正负形转场是指在影片的段落与段落、场景与场景间的过渡与转换中使用正负形的图形组构方式,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图底转换。 首先运用变形技术将物体从客观规律中解放出来的是动画师比尔·诺兰。他所创造的橡皮管动画风格最早出现在佛莱雪工作室的标志性作品《菲力猫》系列中,并在随后的迪士尼动画《幸运兔奥斯华》系列中进一步发展成熟。这种风格让动画角色的身体任意部位可以随意拉伸,从而使形体挣脱了骨骼、关节的束缚。随后的迪士尼动画延续了这种拉伸与挤压的变形技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迪士尼动画中的角色在动作中呈现出夸张的变形,比如米老鼠可以把手臂无限伸长去触碰远处的物体;肥胖的人可以将他巨大的肚子重重地摔在地上——这个动作在当时出现得非常频繁,它几乎成了一种标志性的动作。虽然它并不合乎现实,但却成为了一种戏剧化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形效果只是尺度上的夸张而并未脱离角色本体,也不是完全臆造的幻想图式。 相反,迪士尼在造型设计、动画表演以及画面的深度表达等方面均呈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现实主义风格。继迪士尼之后,美国联合制作公司继续将动画变形的概念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广的层次,其对动态图形设计的影响也更为深远。荷兰版画家埃舍尔在图形研究领域一直被奉为正负图形艺术的先驱,在他1938年所作的木版画作品《天与水一号》中,画面由鸟与鱼的正负图形互相交织、渐变结构而成,虽然这种对形态渐变过程的展现仍是一种空间中的表现手段,但其中已经蕴含了动态化图底转换的意味,它也揭示了动态图底转换是借助变形的中间状态在两个相对稳定的视觉形态中切换的实质。正是因为时间因素的介入与变形技术的帮助,动态中的图底转换相较静态有了更多的灵活性。 UPA是一个活跃于20世纪40到70年代的动画工作室,早期作品多是一些具有说教意义的教育或政治宣传片。这些作品在画面风格、动作设计以及镜头运用上都是对迪士尼式现实主义的反叛。UPA的动画作品在画面表现上深受包括马蒂斯、毕加索以及保罗·克利等在内的现代艺术绘画风格的影响,多采用简单的线条结构与大块面平涂色彩的结合,具有浓厚的装饰与设计意味。在动作设计上,UPA也较迪士尼而显得更有“节制”,这种节制充分体现在进一步简化动作,并大量减少带有透视感的动作上,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扁平”感。 除此之外,他们致力于在物与物之间建立虚拟的联系。如UPA的创始人约翰·哈布理和扎卡里·史瓦兹所说,动画制作者可以用这个手法(变形)来简要说明某个过程。在UPA动画导演Robert Cannon于1953年制作的短片作品《克里斯托弗·克鲁姆佩特》中,小男孩克里斯托弗可以随意地将自己的身体变成一只鸡,他以此来威胁自己的父亲马文给他买一艘火箭,在多次无理要求未果后,父亲一次失误将他当作一只真的鸡“处理”了。片中男孩——鸡——男孩的过渡是幻想式的,完全运用线条的变形来实现。